【課程紀錄】寫在最後一堂服學之後
發佈日期 :
2025-01-24
在成大,建築系的服務學習(三)(以下簡稱服學三) 一直是相伴2026計畫推動大學社會實踐的主力課程,有別於打掃、做志工的服務,建築系服學三強調讓建築系學生的專業能力結合場域發展,引導學生發展規劃能力的同時,亦落實空間設計的專業;然而這樣頗具意義的課程,在當前教育部的教改方案下,亦將走入歷史,未來臺灣大專院校將不會有以「服務學習」為名的課程
經過前幾年的USR推動,成大建築系的實踐型課程除了服學三之外,也因應學生與社區對於實作/實踐的需求,相繼開設了一些實踐型課程供學生選修。
一開始,本計畫協同主持人陳世明老師為了讓每學年第一學期服學三的學生提案得以落實,便在第二學期開設「環境規劃方案實作」密集課程,讓學生實際到社區完成施工。隨著USR的推動,「實作/實踐」的觀念逐漸在建築系擴展,許多學生從大一開始便開始走進社區,並表現出深厚的場域實踐興趣。
為了滿足學生的學習期待,陳世明老師在113學年第一學期新開設「環境規劃程序與方案實踐」密集課程,與服務學習課程同時開課,讓過去曾修過「環境規劃方案實作」的學生,有機會可以回到場域,評估並調整過去自己施作的方案,與社區一起讓空間更加完善。
如今,雖然服務學習已走入歷史,但在「環境規劃方案實作」與「環境規劃程序與方案實踐」兩門課的推動下,建築系的學生依然能持續走入台南各個場域,在養成自己的建築專業同時,也為地方帶來無限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