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互利共好-以場域共同議題促成微社群與各單位的互利行動

要促成微社群的永續運作,往往需要連結不同的關係人與資源,相伴2026將目前密切互動的微社群,依據地理位置與議題分成三大場域,包含六甲官田場域、北區場域、舊城與安平場域,並以場域工作協作平台為樞紐,讓場域主責老師串連起各種關係人,依照場域經營狀況與社群能量制定出合適子議題以進行行動。

以北區場域為例,由於鄰近成大醫院與成大校區,20年來成大已投入許多社區關懷、健康促進等研究與計畫資源,然而過去的操作多侷限於活動中心內的課程,較少利用到這一帶廣大的都市開放空間。場域主責老師,也是計畫共同主持人林麗娟教授以「高齡動態生活」為議題,連結了成大運動志工、醫院、公部門與科技公司,以及成大內部跨領域教師、研究生,從動態生活導入、拓展交流、友善空間研究等三個方面分別展開互利共好的行動。成大師生與社區領導人討論從社區需求中發展出教學與研究的題目,並進入社區實際操作,例如體健休所師生在今年帶入北歐式健走課程與健走交流活動,鼓勵居民走到戶外空間運動,有效促進社區高齡者的生理健康,建築所師生則透過步行環境研究與街道傢俱共創工作坊等行動,喚起了社區對步行空間與行人安全的重視與討論;由退休人員組成的成大運動志工則扮演了轉譯的角色,他們以同為高齡者的身分帶領社區學習戰鼓打擊等新式運動,除了讓社區高齡者更能接受,志工們也從中提升自我成就感;我們也推動社區在課程結束後持續練習,除了培訓社區志工出來擔任老師,並持續舉辦各種交流活動,讓長輩們有持續練習下去的動力。此外,場域主責老師林麗娟教授也串連了社區組織、醫院、公部門等單位,透過共同議題的資源整合與分工,提升執行的效益。在北區,我們投入了6門不同的課程,共連結了6個微社群與6個地方組織,連結彼此的專業與需求合作前行,營造動態生活、健康老化、正向老化的高齡生活型態。

在六甲官田場域,則以鄉村旅行踏查作為地方農業高齡困境的發聲渠道,連結了5門課程、4個微社群、以及10個地方組織;而在舊城安平場域,我們投入了15門課程、串聯5個微社群與6個地方組織,試著發展歷史區域下高齡者的集體意識與行動,學生探訪高齡者的生活經驗,並與其共同聚焦與詮釋,藉由共同記憶的回溯,逐漸凝聚出社群生活文化的集體意識。

 

體健休所師生帶入北歐式健走課程,鼓勵居民走到戶外空間運動。

成大運動志工扮演了轉譯的角色,以同為高齡者的身分帶領社區學習戰鼓打擊等新式運動。

相伴2026連結成大醫院、成大運動科學與高齡健康產業中心等單位,舉辦「穿越時光、走向健康」活動,串聯北區三里高齡者分享地方共同生活記憶,並透過健走了解運動與步行環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