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為主體:以實踐型課程與研究為核心的跨群體參與機制
「微社群的概念,是希望超脫既定的組織型態與範圍,建立高齡議題相關個體間的網絡關係,所以可能是想要一起開店的年輕人與長輩,可能是關心在地生態的學生與農民。」相伴2026計畫主持人董旭英教授表示,微社群從大家共同關心的議題發展,也做為大學教學與在地場域接軌的橋樑。相伴2026以實踐型課程或研究建構了跨群體參與的機制,學生進場時會協助微社群的型塑,同時也建構自我價值,促成他們下一階段的生涯發展;而青年的加入,也為高齡者的生活注入新的元素,朝向不同以往的生活樣態邁進。
2023年,相伴2026推動的場域實踐型課程涵蓋了5個學院與通識中心,共21門課,包含2門跨國密集課程,共計393名學生參與,這些課程或深或淺地與社區微社群合作、互動,另外有6位研究生透過實踐型研究深入地方組織與微社群,加上3位場域助理的協助,範圍涵蓋了官田區、中西區、北區與安平區。
以台南市六甲與官田區為例,當地擁有許多埤圳與灌溉系統,稻米與菱角則是地方的重要產業。在官田區長期駐點的兩位臺文所學生,他們在當地成立了工作室,原本是從記錄在地產業與人文出發,並與地方老農、青農、與國小一起發展鄉土教材與藝術創作,建立了跨群體共學共作的網絡;在將近2000個駐點的日子裡,他們爬梳了在地的農產業演變歷史,發現近年水資源不足的問題,讓整個稻米產業鏈從最上游的育苗、代耕、再到下游的碾米廠業者,都面臨了生存危機,許多返鄉的青農面臨了生計問題,若這些青農離開,留下來的老農也無法應付產業斷鏈的困境。今年在場域主責老師林淑惠兼任助理教授的帶領下,以足為度,展開了一場以鄉村踏查為地方農業高齡困境的相互對話、扶持共好的共學行動,串連成大、農田水利會等師資為地方培力,並與大學課程連結,聯合計畫過去在六甲、官田區培力的導覽微社群與地方青農團體,一起為水資源公正使用、埤圳存續、農業困境等議題發聲,喚起社會上更多人的關注。藉由這段實踐型研究經驗,學生們也逐漸培養出藝術策展的興趣與能力,參與了大地藝術季、綠島人權藝術季等策展,開始朝專業策展人的生涯發展。而地方長者除了擔任大學進入地方的引導者,也展開了為當代地方議題發聲的行動。
相伴2026連結大學課程、六甲官田場域微社群與地方團體, 展開了一場以鄉村踏查為地方農業高齡困境的相互對話、扶持共好的共學行動
官田區的駐點學生藉由這段實踐型研究經驗,逐漸培養出藝術策展的興趣與能力,參與了藝術季策展,開始朝專業策展人的生涯發展。
透過共學培力,地方長者除了擔任大學進入地方的引導者,也展開了為當代地方議題發聲的行動。